www.17c
添加时间:2006年10月27日,全球最大IPO中国工商银行A股、H股在沪港两地同日同步上市。2007年6月20日,证监会颁布了《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》和相关通知,QDII制度开始实施。2009年3月31日,证监会发布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》,办法自5月1日起实施。
一方面,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巨大想象空间。数据显示,东南亚地区6亿人口,其中4.2亿人口都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,乐于尝试新兴事物,互联网普及率较高。以泰国为例,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超过66%,智能手机普及率超过60%。与此同时,东南亚的“中产阶级”也在快速崛起。据波士顿集团预测,2020年印尼中产阶层将达到1.41亿人,会带来巨大的消费潜力。
应对气候变化的“马德里时间”颇不寻常。在经历了40多个小时加时后,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二十五次缔约方会议于12月15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落下帷幕。在美方退出《巴黎协定》的背景下,会议就公约、《京都议定书》和《巴黎协定》落实和治理事项通过30余项决议,包括坚持多边主义、反映各方气候治理共识的《智利—马德里行动时刻》决议,并就如何落实《巴黎协定》第六条市场机制等问题作出了成系列的程序性安排,从而为下阶段各方达成实质性的共识奠定了基础。不过,由于各方未能就核心议题达成共识,未来的全球气候治理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。
1.1 中长期投产周期差异PP与LLDPE价差持续走强2016年初,PP与LLDPE价差最低达到-2470元/吨,在之后该价差一路走强,目前最高达到500以上,造成PP与LLDPE价差大逆转并且持续走强的原因主要有:1、历史产能投放节奏变化。2014年至2015年之间国内投产了多套煤制烯烃以及PDH项目, 2014年中国PP产能增速达到23.49%,2015年增速达8.47%,而相比之下同年PE的产能增速分别为14.5%和4%,造成PP的新产能投产压力较大,因此2014年至2015年期间,PP相比LLDPE价差持续走弱。而2015年之后两者的产能投放节奏开始逆转,全球PE产能投放增速逐年变大,而PP的产能增速不断下降。2015年全球PP的产能增速为7.19%,2016年下降至5.88%,到2018年更是下降至4.05%,PE2016年全球产能增速为4%,2017年PE全球产能增速为5.35%,2018年维持在5.3%的产能增速。2016年之后产能增速的劈叉造成PP与PE价差大逆转,PP价格相比PE价格价差不断变大;2、未来国内外PP与PE投产产能方面仍是PE较多。今年四季度PP与PE国内均无新增产能。2019年国内PE待投产的产能达到512万吨,而PP待投产的产能为290万吨。国外方面2019年预计仍有388万吨PE产能需投产,而PP方面仅90万吨新产能计划投产。从未来投产周期来看L压力依然较大。PP与L的价差有望继续拉大。
版权声明:本文版权归阿尔法工场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,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。免责声明: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新浪立场。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,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对于PP自身基本面来说,后期暂无新产能压力,短期中下游库存不多,未来需求仍有旺季预期,价差方面来看外购丙烯PP以及外购甲醇制PP亏损和非标品价格较高支撑PP价格,PP短期调整后有望上行。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两个策略:1、 多PP空L策略